高溫高濕環境極易誘發多種病蟲害。為幫助種植戶盡快恢復生產、減輕災害損失,大家可以參考以下的技術意見。
快排澇,降濕漬
積水嚴重地塊盡快抽排積水,防止長時間積水造成植株爛根。糧食類作物,如玉米盡量在2天內排完,蔬菜類作物盡量在24小時內排完。排盡積水后,及時中耕散墑,減少對產量的影響,同時加強棚室等設施設備的檢修加固,避免因長期浸泡導致結構損壞或垮塌。
強管理,促恢復
糧食作物
授粉:春玉米如尚未完成授粉,可考慮利用無人機低空飛行輔助授粉。
追肥:雨后追施速效氮肥,畝追施尿素10~15公斤,酌情增施磷鉀肥,有條件的地區可采用水肥一體化方式或者用無人機撒施,促進作物快速恢復生長。
倒伏處理:倒伏不嚴重地塊根據倒伏類型做好補救工作,減少對產量的影響。
蔬菜瓜果
降濕通風:雨后及時打開通風口降濕,最大限度降低棚內濕度。
整理植株:清除病殘葉、老黃葉、多余側枝、畸瓜病瓜等,改善通風透光條件,減少養分消耗。
補充養分:受害不嚴重的蔬菜,可通過噴施葉面肥,緩解根系受淹導致的生長障礙,促進恢復生產。西瓜注意“少量多次”補充營養,可葉面噴施0.2%磷酸二氫鉀+0.1%蕓苔素內酯(抗逆)+氨基酸葉面肥,能進地后根部追施高鉀水溶肥(如氮磷鉀比例:5-10-40),避免氮肥過量徒長。
防病蟲,用對藥
糧食作物
加強玉米南方銹病等流行性病害和棉鈴蟲、甜菜夜蛾、粘蟲等遷飛性害蟲監測、調查,及時掌握發生情況。排澇除濕后結合病蟲害防治,通過混合噴施殺菌劑、殺蟲劑和植調劑(誘抗劑)等開展“一噴多促”。
蔬菜瓜果
及早清除雜草,隨時清除植株老(黃)葉、病果(葉)、重病株、傷殘植株及害蟲的蟲卵、幼蟲、蟲葉等,換茬蔬菜應及時拉秧,上述殘體雜物需及時進行無害處理。
雨后易發生疫病、根腐病、枯萎病、莖基腐病和軟腐病等病害,需加強巡查監測,盡早做好防控。
未發病地塊可施用微生物菌劑或者噴施氨基寡糖素等免疫誘抗劑;發病田可選用木霉菌、枯草芽孢桿菌、咯菌腈·嘧菌酯等登記藥劑盡快施藥防治。
巧搶收,快改種
糧食作物
玉米等植株倒伏嚴重或莖稈折斷無法恢復的地塊,適時搶收秸稈作青貯飼料,因地制宜改種蕎麥、蘿卜、白菜等生育期短的作物。
蔬菜作物
尚有上市價值的受災蔬菜,要及時采收、抓緊上市,受災嚴重甚至絕收的菜地,根據情況及時補種改種,同時做好露地白菜播種準備工作。
瓜類作物
已成熟未采收的西瓜,盡快剪下,一般保留50厘米左右西瓜蔓防止過量吸水導致裂瓜,并于陰涼通風處存放,最多雙層,盡快出售;若藤蔓死亡,盡快改種葉類蔬菜品種,減少損失。